傳統的展廳設計如何突破?走向數字化進程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展廳設計是展示設計的一種,顧名思義,即在特定的展廳環境當中,為陳列展示特定內容而進行的設計?,F代展示設計理念形成于20世紀末,但人類對展示的應用則早得多。從古人樹立起圖騰碑柱,開展各種慶典祭祀活動開始,這種體現著原始的意念、具有一定的空間排列以及功能的大型擺設,成為人類歷史上空間展示的啟蒙篇章。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為信息控制與傳播帶來巨大革新,同時也推動了展示設計的發展。各種專題性和綜合性的博(展)覽會逐漸增多,在其影響下,以交易為目的的各類展覽會、展銷會、交易活動風靡全球。觀眾們在參與的過程中,早已不滿足于簡單的傳統陳列展示,新技術、新材料大量引入展會當中,以承載和傳達更多展示信息。時至今日,展示活動不再是由單純的展體構成,已擴展到展覽、商業、環境、生活娛樂等一切人類活動,幾乎包容了與現代設計相關的所有學科內容。
傳統的展廳利用空間、材質、燈光、動線等設計要素,對展示的環境以及流程進行設計,采用靜態陳列的形式傳達內容,觀眾在陳列的展品當中,選擇自己需要的內容進行觀賞。隨著受眾對審美水平和對信息質量的需求度日益提高,傳統陳列式的單向傳播已經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為了增加吸引力,許多展廳開始引入特殊造型、講解人員、宣傳表演、觀眾留言等內容對靜態展示進行補充。然而要獲得良好的展示效果, 設計師需要為客戶提供更加有趣以及具有信息互動性的參觀體驗,多媒體數字展廳無疑是展廳設計中信息承載量與互動性極佳的新興展廳類型。多媒體數字展廳,亦稱數字展廳,具有以下兩項特點:數字展廳是指在展示設計中引入計算機數字影像技術,并以數字影像作為重要傳播載體,充分運用圖、文、聲、像、動畫等綜合表現手法吸引參觀者的展廳形式。對比以往靜態的陳列展示,這種多方位的傳播形式具有更高的趣味性以及信息承載量。數字展廳同時是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實現展示內容數字化以及人機交互的展廳形式。
在國內的多媒體數字展廳發展的熱潮中,各種新技術、新形式逐步為人們所認同,各種高新科技技術通過各種藝術手段加以組合應用,展廳具備了更大的信息內涵與吸引力,深度挖掘展覽陳列對象所蘊含的背景、意義。在為觀眾帶來視聽等多維度娛樂的同時,也大大傳播與提升了品牌的價值。在個人與企業受眾日益普及的同時,媒體展廳的發展也帶動了相關展廳設計、電子設備行業的發展,促進技術的成熟與創新,得益于此,數字展廳在我國自21世紀至今,逐步形成良好的發展態勢。同時在數字展廳發展的現階段,行業內仍存在設計水平良莠不齊、缺乏統一制式、硬件設備質量不穩定、無法有效規避維護以及更新成本等的問題。在十年時間內,國內數字展廳將進一步向標準化、主題化、交互化、人性化的方向發展,逐步與國際數字展廳的設計標準接軌。多媒體數字展廳的實現得益于視覺藝術、文化傳播與科學技術的協同創作,仍有許多需要共同探索的課題。從新媒介綜合設計的角度看數字展廳,未來的數字展廳設計師們面臨的挑戰還有很多,例如展示設計主題統一與技術形式的多元化處理,如何創新實用技術達到更好地與藝術的結合,運用綜合手段觸發情感化的展示交流——塑造深層次的傳達效應等課題,都可以作為數字展廳設計研討的改進方向。
